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黄河长度(长江和黄河的长度)的问题。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黄河有多少公里?
长度约5464公里。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我国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更大的河流。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扩展数据
黄河的地质影响:
地质历史中,黄河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受地质作用的控制。地壳变动引起的构造运动是外力,自身在水文地质条件下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是内力。
在成为河流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前进,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始于史前地质时期,此后越来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各种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是古黄河的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至10万年)是古黄河的诞生期。晚更新世(10万~ 1万年前)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百度百科-黄河
黄河有多长?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我国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更大的河流。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每年产生16亿吨泥沙,其中12亿吨流入大海,其余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扩展数据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北至阴山,南至秦岭,东至渤海。盆地内内陆势西高东低,高差很大,形成西高东低的三个台阶。
更高的台阶是黄河源头所在的青海高原。它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一系列西北-东南向的山脉耸立,如北部的祁连山,南部的阿尼玛青山和巴彦卡拉。黄河在群山中蜿蜒曲折,呈“S”形。
山谷两侧的山脉海拔5500 ~ 6000m,相对高差1500 ~ 2000m。黄河左岸阿尼玛的青山主峰马青岗海拔6282米,是黄河流域的更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胜景万千。
位于巴颜喀拉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是黄河的源头。玛多以上的黄河源区河谷宽阔,湖泊众多。黄河从鄂陵湖流出,向东蜿蜒,在阿尼玛的青山和巴颜喀拉之间经过,到达青川交界处,形成之一个大弯。祁连山横贯高原北缘,形成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百度百科-黄河
黄河有多长,有多少公里?黄河有多长?
1.黄河总长度:5464公里。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人民网计算的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据水利部网站消息,黄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其中入流面积4.2万平方公里)。这个盆地冬天长,夏天短。冬夏温差大,季节气温变化明显。
黄河的总长度是多少公里?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
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份。最后从山东注入渤海。地图呈现之字形,非常容易辨认。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
因为黄河温度温暖,气候适宜。考古学家发现这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猿类,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类活动,黄河流域越来越被称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夏商周都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而秦朝的大一统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基础。很多工业和农业都是依托黄河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谁知道黄河有多长?
黄河全长5464公里,在中国主要河流中仅次于长江。它从源头向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在山东省垦利县汇入渤海。
被地表径流包围的流域称为分水岭。黄河流域位于北纬32度至42度,东经96度至119度。西起巴颜喀拉,东至渤海,北至阴山,南至秦岭。东西长约1900公里,南北长1100公里,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英国陆地面积。如果把鄂尔多斯的内流区算进去。
黄河流域的地形自西向东呈三级下降。
更高的台阶是盆地西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
第二层次大致以太行山为界,海拔1000-2000米,包括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盆地。
第三层次,从太行山东麓到海滨,由黄河中游冲积平原和丘陵组成。海拔一般在100米以下。
从河源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是黄河上游,全长3472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的桃花谷是黄河中游,全长1206公里。桃花峪以下是黄河下游,全长约786公里。
黄河上中下游都有洪水,但下游是悬河,最为严重,举世闻名。因此,下游防洪是治理黄河的首要任务。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也是黄河下游洪涝灾害的症结所在。因此,应大力开展中游水土保持,把宝贵的水和肥沃的土壤留在当地,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
黄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尤其是野湖峡至青铜峡(理论储量占主河段的39%),含沙量小,因此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其治理和开发的重点。目前,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7座大中型水电站中,有5座位于上游。
黄河流经中上游世界上更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河口镇到潼关的河段,当黄河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时,众多支流涌入,“染红”了黄河。据测量,进入黄河的泥沙占总泥沙的90%。
黄河最宽的河段是河南省孟津县白河镇到山东省东明县高村,堤距5公里到20公里。最宽的是河南省长潭县大车集,相距20公里。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河南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山东北部、河北南部、河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区,面积25万平方公里。冲积扇顶部位于秦河口地区,海拔100米左右。平原地形一般以黄河大堤为界,地面坡度平缓,略向海倾斜。大堤以南是黄淮平原,属于淮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是干旱、洪水和水土流失。
不仅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下游的洪涝灾害也很严重。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在543年决口。有时候一年溢出很多次,所以爆炸总数在1590以上。黄河决口造成的范围和灾害非常严重。
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的又一严重自然灾害。流域内黄土高原(含鄂尔多斯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4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流失量为每平方公里3700吨。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化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淤积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防洪严重的症结所在。
黄河水力资源丰富。据1979年普查,全流域理论储量共计4051万千瓦,对应年发电量355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理论储量的6%,仅次于长江。
黄河流域的总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和地下资源。河流年均径流量56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包括闭流区)总补给量为300亿立方米至400亿立方米,扣除与河流径流重复后的可开采量为80亿立方米至155亿立方米。
黄河水资源有三个特点:
1.水少沙多;2.水资源在时间空上分布不均,即径流在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年内径流变化较大;3.黄河的水和泥沙有不同的来源。
黄河上中下游都有洪水。除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和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的洪水来源外,黄河中游的三个地区是黄河的主要洪水来源,即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
黄河流域加上下游防洪保护区9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近1/10;人口1.7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1%。
人类为了生存或经济发展而从事的各种活动,由于忽视或漠视环境保护,造成并加剧了侵蚀,造成了“边治理边破坏”、“边治理边多方破坏”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等严重后果。根据这一观点,新增水土流失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1949-1989年这50年间黄土高原人口急剧增加。第二,由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立,大型厂矿和许多私人矿山,大量的土壤和矿渣被遗弃。
修改后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计划在黄河干流上安排龙羊峡至桃花峪等36个梯级枢纽工程,总库容1007立方米,装机发电2493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62亿千瓦时。主流工程中,高坝水库与径流电站或回水枢纽交替布置,形成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桥口。
黄河长度的介绍到此结束。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别忘了在这个网站上搜索更多关于长江和黄河长度以及黄河长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