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电能计量装置的问题(电能计量装置有两种接线方式)。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
根据被测电能和被测对象的重要性,将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分为五类(I、II、III、IV和V)进行管理。
1.一种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在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000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容量在200兆瓦以上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的上网电量,电网运营商之间的电力交换点,省级电网运营商及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电能计量装置。
2.二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0万千瓦时以上或变压器容量200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充电用户、100兆瓦以上的发电机和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装置。
3.三种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在1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计费用户、容量在100兆瓦以下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签约考核计量点、有功功率平衡在11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
4.四种电能计量装置
315kVA以下负荷容量的充电用户和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5.五种电能计量装置
单相供电电力用户用电计量装置。
二、电能计量装置的连接方式
1.连接到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使用三相三线有功和无功电能表。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和无功电能表或三只感应式单向单相电能表。
2.连接至中性点绝缘系统的三台35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y模式连接;35kV以下应采用V/V接线。建议将三台电压互感器以Yo/yo模式连接到非中性点绝缘系统。其一次侧接地方式与系统接地方式一致。
3、低压电源,负载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电能表;当负载电流在50A以上时,应采用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4.对于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四线制连接。对于三相四线制电能计量装置,三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与六线制电能表相连。
第三,精度水平。
1.各种电能计量装置应配备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表1所示的数值。
2.用于贸易结算的一、二类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不得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压降不应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
1.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设置在供用电设施产权边界处;在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的另一端,即电网企业与专用供电线路的连接线上,应设置用于考核的电能计量装置。
2.用于贸易结算的一、二、三类电能计量装置应根据计量点配备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应连接到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上。
3.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发电机组在线贸易结算用电的电能计量装置和电网企业间购售电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两套准确度等级相同的有功电能表。
4.35kV以上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应装隔离开关的辅助触头,但可装设熔断器;35kV及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应安装隔离开关的辅助触头和熔断器。
5.安装在用户处进行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的用户应配备国家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35kV电压供电的用户应配备国家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6.用于贸易结算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配备失压计时器。如果没有测量柜(箱),变压器二次回路中的所有端子和测试端子都要用铅密封。
7.变压器二次回路的连接线应为铜单芯绝缘线。对于电流二次回路,连接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为4mm2。对于电压二次回路,连接线的截面积应根据允许的压降计算确定,至少为2.5mm2
8.变压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额定二次负荷的25% ~ 100%范围内;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8 ~ 1.0;电压互感器的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接近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
9.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正常运行时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不低于30%。否则,应选择具有高动态热稳定性的电流互感器来降低该比率。
10、为了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度,应选用过载4次及以上的电能表。
11.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不应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更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直连式电能表的校准电流应为正常工作负载电流的30%左右。
12、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的电力用户,应安装测量有功功率、感性和容性无功功率的电能计量装置;按照更大需求收取基本电费的用户,应当安装具有更大需求计量功能的电能表;执行分时电价的用户应当安装多费率电能表或者多功能电能表。
13.带数据通信接口的电能表的通信协议应满足DL/T645的要求。
14.具有正向和反向功率传输的计量点应配备具有正向和反向有功功率和四象限无功功率的电能表。
测量点的动词(动词的缩写)设置
输配电线路中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地点为电能计量点。供电企业应按不同电价类别在用户各受电点安装电能计量装置。但用户为满足企业内部核算需要安装的电能计量装置所记录的电量不作为供电企业贸易结算的依据。一般一个计量点只安装一套电能计量装置,但根据计量管理规定,在一些特殊的计量点也可以安装两套有功电能表。
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确定电能计量点的基本原则如下:
1.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设置在供用电设施产权边界处。
2.在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的另一端,即电网运营企业与专用供电线路的连接线上,应设置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3.如果物业边界不满足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或者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可以将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在其他合适的位置,但应考虑线路损耗或变压器损耗,即变压器和线路损耗应由产权人承担。如果在接收变压器的低压侧测量高压电源,则应增加变压器损耗。
4.向专线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供电变电站出线侧安装电表,否则会增加线损。
5.向公共线路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用户受电装置的低压侧进行测量。
对于不同的供电电压等级,根据计量管理规定,我们在选择计量点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方案:
1、高压供电用户,应尽量在高压侧测量。即采用高供高计的模式。计量点有两种选择:
1)计量点位于用户变电站电源入口处,在几个电源处安装几套计量装置。这种方案更适合按更大需求收取基本电费的用户。
2)对于变电站中有多台主变压器的用户,也可以在每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安装计量装置。这种方案更适合按变压器容量收取基本电费的用户。
2.315千伏安及以下或35千伏安及500千伏安及以下的10kV公用配电网供电可在低压侧计量,即采用高供低表的方式。
3.低压用户和居民用户的计量点应设置在靠近入户线的适当位置。
4.变电站(站)的计量点应设置在所有输入电源线路的入口处和所有输出电源线路的出口处,以满足对所有输入电源线路和所有输出电源线路进行准确计量的要求。为了准确计算内部用电量,还应在变电站(站)的电力线路或变压器上设置果汁点,为计算母线功率不平衡、变压器功率损耗和输电线路功率损耗提供准确数据。
5.对电厂内各台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各线路向电网提供的电力以及电厂内的自用电设置相应的计量点,为电厂的管理和成本核算创造必要的条件。
什么是电能计量装置?
这是供电部门设计的组合式接线盒,要求计量装置必须配备专用计量箱(原计量箱已免费安装),以方便供电人员安装电表并连接。这只是供电部门对其下属安装人员的规范要求,与国家标准或规范无关。
电能计量装置与负控装置的区别
电能计量装置(即电能计量装置)和负控装置(即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有三个区别:
两者的概述不同:
1.电能计量装置概述:电能计量装置是用于计量和记录发电量、供电(互供)、厂用电、线损功率和用户功率的计量仪表。
2.负控装置概述: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是指实施电力负荷管理的技术手段。出于设备应用的目的,应将其称为电力负荷管理设备。
其次,他们的角色不同:
1.电能计量装置的功能:测量和记录发电量。
2.负控装置的作用:该装置可以管理分散在供电区域内的众多用户的用电情况,并及时接通用户间某些用电设备的供电开关或为用户提供供电信息。我国实行计划用电和用电指标管理,这就要求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具有设定和调整用户用电设定值、超限报警和限电的功能。
第三,两者的分类不同:
1.电力计量装置的分类:中国根据计量重要性将电力计量装置分为一、二、三、四类。
2.负控装置的分类: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分为分布式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和集中式电力负荷控制装置。
百度百科-电能计量装置
百度百科-电力负荷控制装置
关于电能计量装置和电能计量装置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介绍。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关注这个网站。